科研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简介  学术委员会  项目管理  成果管理  科协工作  科研平台与团队  学术交流  学术团体  下载专区 
 
 
  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学术会议>>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长白山学术论坛:聚焦新时期萨满文化遗存

2016-07-11  

【中国社会科学网】 07月11日  作者:赵徐州 曾江

长白山学术论坛——“新时期萨满文化遗存传承、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曾江)萨满文化是以萨满信仰的宗教仪式为核心的文化类型,是历史上起源最早的原生态文化。萨满文化作为古代文化的集合体,包含了北方人类宗教、历史、哲学、医学、文学、艺术、体育、民俗等各方面的文化。中国各民族尤其北方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锡伯族、赫哲族乃至汉族等都曾有过萨满信仰,至今犹存。

79-10日,长白山学术论坛——“新时期萨满文化遗存传承、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吉林省文史馆馆员富育光发起,长春师范大学萨满文化研究所主办。会议得了到吉林省委,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教育厅等吉林省政府有关部门,吉林省政协以及长春师范大学的高度重视。会议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韩国全北大学、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以新时期萨满文化遗存传承、抢救与保护为主题,围绕萨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萨满文化与迷信活动的本质区别,新时期萨满文化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满族说部中的萨满神话研究,萨满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国外萨满文化遗存研究,萨满文化其他相关研究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学者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将成为省内乃至国内萨满文化研究的风向标,对推动萨满文化基础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打造吉林省萨满文化学术品牌,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春师范大学萨满文化研究所一直以来致力于满族萨满活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对吉林省九台区满族石姓、关姓、赵姓、杨姓四大家族祭祖习俗进行跟踪调查,并开展系列保护工作。如组织研究人员对四家族祭祖习俗进行专门研究,投入资金赞助石氏家族、关氏家族在族内进行传承人培训,拍摄四家族祭礼歌舞录像并建档,投入人力、物力支持石氏家族在长春师范大学龙湾萨满欢乐园举行祭祖礼仪演示等;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先后成功申报了《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石氏家族萨满神话》、《满族杨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赵氏家族祭祖习俗》五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组织、赞助四家族举行大型龙年祭祖活动;2014年组织、赞助石氏家族举行了祭祖抬神活动,并确定了新的萨满传承人;2015年申请建设资金扩建、改造石氏家族祭祀场所,组建锡克特里萨满艺术团、秧歌队。

  接下来,长春师范大学萨满文化研究所还将结合九台当地旅游资源,打造、促成以四家族萨满活态文化为核心,并融入家族历史、故事传说、民俗活动等内容的满族萨满活态文化旅游项目。并将实施文化萨满计划,让萨满进校园,开展萨满文化相关领域传承人培训,宣传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开展萨满文化领域传承人技能培训及传播,萃取萨满文化领域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舞蹈、音乐、绘画、剪纸,通过传承人与学生间的技能互动,教授学生基本技能,让古老的萨满文化在大学中绽放,让新一代正确认识满族萨满活态文化。

原文网址:

http://ex.cssn.cn/gd/gd_rwdb/xhlt/201607/t20160711_3117073.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一条:长白山学术论坛暨“新时期萨满文化遗存传承、抢救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下一条:“高光谱偏振遥感与典型地物目标识别”科研团队召开学术会议

关闭


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处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学校办公室 | 创e工作室 | 网络中心